2017年执业药师报名考试以及报名资讯在中公医考网,请登录中公医考网了解相关资讯!
勾搭小编请关注微信公众号zgyaoshi
执业药师考试交流QQ群 549313697
点击查看>>《药学专业知识二药品更新汇总》
头孢拉定
头孢拉定 (Cephradine, Velosef) 别名:先锋霉素Ⅵ、头孢菌素Ⅵ等。本品为第一代半合成头孢菌素,抗菌作用与头孢氨苄相似。本品耐酸可以口服,吸收好,血药浓度较高,特点是耐β内酰胺酶,对耐药性金葡菌及其它多种对广谱抗生素耐药的杆菌等有迅速而可靠的杀菌作用,主要以原形经尿排泄,尿中浓度较高。临床主要用于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软组织等的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肾盂肾炎,膀胱炎,耳鼻咽喉感染、肠炎及痢疾等。
药理毒理
头孢拉定为广谱抗生素,作用机制与其他头孢菌素相同,为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对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均有杀菌作用,在酸性条件下稳定,空腹时服用吸收迅速,不受青霉素酶的影响,对大多数产生青霉素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亦有显著的抗菌活性。
头孢拉定对不产青霉素酶和产青霉素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的部分菌株具良好抗菌作用。
厌氧革兰阳性菌对本品多敏感,脆弱拟杆菌对本品呈现耐药。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对本品耐药。
本品对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的作用与头孢氨苄相似。
本品对淋病奈瑟菌有一定作用,对产酶淋病奈瑟菌也具活性;对流感嗜血杆菌的活性较差。
对革兰阳性菌包括对青霉素敏感和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除外)的抗菌作用强于第二代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不及第二代头孢菌素,更不及第三代头孢菌素;
对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不稳定,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优于第二代和第三代头孢菌素。
药代动力学
头孢拉定口服后吸收迅速,空腹口服0.5g后1小时到达血药峰浓度(Cmax)11~18mg/L,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1小时。静脉注射0.5g,5min后血药浓度为46μg/ml;肌内注射0.5g,1~2h后血药浓度达峰值,为6μg/ml。
头孢拉定在组织体液中分布良好,肝组织中的浓度与血清浓度相等,在心肌、子宫、肺、前列腺和骨组织中皆可获有效浓度。
脑组织中药物浓度仅为同期血药浓度的5%~10%,脑脊液中浓度更低。(静脉滴注2~4g,脑脊液中浓度仅有1.2~1.5μg/ml)。
头孢拉定可透过血一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循环,少量经乳汁排出。口服500mg,羊水中浓度约为1.3μg/ml。
头孢拉定血清蛋白结合率为6%~10%。半衰期约为1h。
6小时累积排出给药量的90%以上,少量可自胆汁排泄,后者的浓度可为血清浓度的4倍。口服0.5g后,24h尿排出量超过给药量的99%;静脉注射后6h,尿排出量超过给药量的90%;肌内注射后6h,尿中排出量约为给药量的66%;另有少量药物可随胆汁排泄。
头孢拉定在体内很少代谢,能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清除。
剂量与用法
口服,成人,0.25g~0.5g/次,6小时次/日,一日较高4g(16粒)。小儿按体重一次6.25~12.5mg/kg,每6小时一次。肌注或静注,成人,0.25g~0.5g/次,3~4次/日。对严重感染每日可增至4g。
口服给药
(1)成人:
①轻度感染,一次0.25~0.5g,一日3~4次。
②中度感染:一次0.5~1g,一日3~4次。
一日总量不超过4g。
(2)儿童:一次6.25~12.5mg/kg,每6~8小时1次。
静脉给药
成人:每次0.5~1g,每6小时1次,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每天较高量为8g;
小儿(1周岁以上):每次12.5~25mg/kg,每6小时1次,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
肾功能不全时剂量
肾功能减退者须减少剂量或延长给药间期。肌酐清除率大于每分钟20ml时,其推荐剂量为每6小时0.5g;肌酐清除率为每分钟5~20ml时,其剂量为每6小时0.25g;肌酐清除率小于每分钟5ml时,其剂量为每12小时0.25g。
适应症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为口服制剂,不宜用于严重感染。
也常用于预防外科术后感染。精氨酸盐型注射剂,用于心、肾功能不全者,此剂型不易导致钠潴留。
注意事项
(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头孢拉定可透过胎盘屏障,妊娠期妇女慎用。
头孢拉定可暂时性改变婴儿的肠道菌群平衡而导致腹泻,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2)肝、肾功能不全者和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3)胃肠道疾病,特别是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患者慎用。
(4)头孢拉定主要经肾排出,肾功能减退者须减少剂量或延长给药间期。
(5)长期用药也可引起二重感染。
(6)对一种头孢菌素过敏者对其他头孢菌素类药也可能过敏。对青霉素类、青霉素衍生物过敏者也可能对头孢菌素过敏。
(7)药物对检验值或诊断的影响:(1)直接抗人球蛋白(Coombs)试验可呈阳性反应;(2)以硫酸铜法测定尿糖可呈假阳性反应。
(8)长期用药时应检查肝、肾功能和血象。
药物的相互作用
(1)与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合用,对某些敏感菌株有协同抗菌作用,但可增加肾毒性。
(2)头孢菌素可延缓苯妥英钠在肾小管的排泄,丙磺舒可减少头孢拉定经肾排泄。
(3)与肾毒性药物(如强效利尿药、氨基糖苷类和抗肿瘤药等)合用,可增加肾毒性。
(4)与美西林联合应用,对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属等革兰阴性杆菌具协同作用。
不良反应
头孢拉定不良反应较轻,发生率约6%。恶心、呕吐、腹泻、上腹部不适等胃肠道反应较为常见。药疹发生率1%~3%,假膜性肠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周围血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等见于个别患者。少数患者可出现暂时性血尿素氮升高,血清氨基转移酶、血清碱性磷酸酶一过性升高。
1.主要为皮疹、药物热等,偶见过敏性休克。
2.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泻和腹部不适等症状较为多见,偶见假膜性肠炎。
3.血液系统: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嗜酸粒细胞增多、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减少等。
4.肾毒性: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暂时性尿素氮升高,但尚无严重肾脏毒性反应的报道。
5.肝毒性: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碱性磷酸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一过性升高。
6.其他:头孢拉定肌注部位疼痛较明显,静脉注射后有发生静脉炎的报道。
中毒
头孢拉定(头孢环己烯、先锋霉素Ⅵ)属于第一代头孢菌素,抗菌作用与头孢氨苄相仿。口服吸收好,肌肉注射后吸收较差,血浆蛋白结合率低6%~10%,半衰期16.3h,用于治疗敏感菌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生殖泌尿道感染和软组织感染。可口服、静脉注射给药。口服较高量为4g/d,严重感染时可静脉注射,偶见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对青霉素过敏者用本药应小心。过敏体质和严重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治疗要点参见头孢氨苄的相关内容:
1.肾功能有损伤者服用本药,可致本药在体内的半衰期延长,且加重肾脏损害,应避免长期、大量服用。
2.出现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药,给予抗过敏治疗。
3.出现二重感染时,根据病原微生物作相应治疗。
4.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能有效地将本药从体内清除。
针剂制品
药理作用
该品为广谱、快乐、低毒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均有杀菌作用。该品不受青毒素酶的影响,对大多数产生青霉素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亦有显著活性。性状:该品为头孢拉定和精氨酸混和的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动力学
适应症适用于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和其他吲哚阴性变形杆菌,嗜血流感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属和奈瑟氏菌引起各种感染炎症,包括: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呼吸道感染:咽候炎、中耳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胃肠道感染:痢疾、肠炎、腹膜炎。皮肤、软组织、骨和关节的感染性疾病、对败血症和心内膜炎亦有效。
用法用量
该品可供静脉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滴注、腹腔注射用。病情严重者开始治疗时以静脉注射为宜。临用前,加稀释液2ml溶解,供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用。室温条件下,溶液应该在2小时以内使用。5℃贮存药液,可保存12小时。静脉滴注可将药液加入5%或10%的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林格氏等注射液中使用。腹膜炎患者可用腹腔注射。
常用量:成人一日2-4g,分4次注射,严重感染患者可增至一日8g。儿童按每公斤体重一日50-100mg计算,分4次注射,严重病例可增至每公斤体重一日200-300mg。患者症状消失或细菌已杀灭后还需持续治疗48-72小时,对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感染,为了防止并发风湿性疾病或肾小球肾炎至少需要治疗10天,长期感染性疾病可能需要治疗数周。
不良反应
该品的副反应与其他头孢菌素相似,偶可见胃肠道功能紊乱、舌炎、胃灼热、恶心、呕吐、腹泻、荨麻疹、关节痛和轻微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个别病人出现乳酸脱氢酶,血清转氯酶暂性升高。
禁忌
注意事项1.头孢菌素和青霉素有部分交叉地敏,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慎用。对头孢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2.肾功能不全患者应酌情减量。3.该品使用时可能出现尿糖试验假阳性。
制剂规格
(1)0.5g(按C16H19N3O4S计算)(2)1.0g(按C16H19N3O4S计算)
胶囊制品
药理作用
该品结构与头孢氨苄关系密切,抗菌谱及抗菌作用与头孢氨苄相似,对β内酰胺酶较稳定,对耐药性金葡菌及其他多种对广谱抗生素耐药的杆菌等有迅速而可靠的杀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有抗菌作用。
动力学
该品耐酸,口服吸收好,血药峰浓度约lh到达,血药浓度较高,食物虽可延缓吸收但不影响吸收总量。该品亦肌内或静脉注射,肌内注射时血药峰浓度1~2h到达,峰值亦较口服时低,但吸收总量相等。研究中发现注入臀大肌后,女子的吸收比男子的慢且血药峰浓度低。蛋白结合率低约10%~20%,该品虽可分布于大部分组织中,但脑脊液中浓度难以达治疗水平。该品主要由肾小管分泌,以原形徘出。尿中浓度较高。该品可透过胎盘。该品半衰期约50min,肾功能不全时延长,给药剂量亦相应调整。该品的肾毒性较轻微。
适应症
临床主要用于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软组织等的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肾盂肾炎、膀胱炎、耳鼻喉感染、肠炎、痢疾等,该品对绿脓杆菌无效,亦不用于脑膜炎的治疗。注射剂也用于败血症和骨感染。
用法用量
成人1日口服1~2g,分3~4次服用。小儿每日25~50mg/kg,分3~4次服用。肌注、静注或滴注,成人1日2~4g,分4次注射;小儿1日量为50~10Omg/kg,分4次注射。肾功能不全者按患者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肌肝清除率>20ml/分者,每6小时服500mg;15~20ml/分者,每6小时服25Omg;<15ml/分者,每12小时服250mg。
不良反应
(1)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功能紊乱,如恶心、呕吐、腹泻以及皮疹等,该品与青霉素有部分交叉过敏反应,该品对肾毒性轻微,对肾脏功能几乎无影响。
(2)食物不影响吸收总量,但宜空腹服用,以达预期疗效。
(3)注射剂有含精氨酸和碳酸钠者,含精氨酸者对于心、肾功能不全者不易引起钠潴留,应用中适当选用。
注意事项
(1)对青霉素过敏或有过敏体质者及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对头孢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2)注射剂刺激性较低,适宜于肌注应用。
(3)可致菌群失调、维生素缺乏、二重感染等副作用。药品存放在干燥、阴凉处,避免受热。
制剂
胶囊剂:每胶囊0.25g;0.5g。干混悬剂:0.125g;0.25g。注射用头孢拉定(添加碳酸钠):每瓶0.5g;1g。注射用头孢拉定A(添加精氨酸):每瓶0.5g;1g。
颗粒制剂
动力学
该品口服后吸收迅速,空腹口服0.5g,11~18mg/L的血药峰浓度(Cmax)于给药后1小时到达,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1小时。该品在组织体液中分布良好。肝组织中的浓度与血清浓度相等。在心肌、子宫、肺、前列腺和骨组织中皆可获有效浓度。脑组织中药物浓度仅为同期血药浓度的5%~10%,脑脊液中浓度更低。该品可透过血-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循环,少量经乳汁排出。血清蛋白结合率为6%~10%。口服0.5g后6小时累积排出给药量的90%以上。少量该品可自胆汁排泄,后者的浓度可为血清浓度的4倍。该品在体内很少代谢,能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清除。丙磺舒可减少该品经肾排泄
适应症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常用量:一次0.25~0.5g,每6小时1次,感染较严重者一次可增至1g,但一日总量不超过4g。儿童常用量:按体重一次6.25~12.5mg/kg,每6小时1次。
不良反应
该品不良反应较轻,发生率也较低,约6%。恶心、呕吐、腹泻、上腹部不适等胃肠道反应较为常见。药疹发生率约1%~3%,假膜性肠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直接Coombs试验阳性反应、周围血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头晕、胸闷、念珠菌阴道炎及过敏反应等见于个别患者。少数患者可出现暂时性血尿素氮升高,血清氨基转移酶、血清碱性磷酸酶一过性升高。
禁忌
对该品及其他头孢菌素类禁用。
注意事项
1.在应用该品前须详细询问患者对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及其他药物过敏史,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性休克史者不可应用该品,其他患者慎用,应用该品时必须注意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存在交叉过敏反应的机会约有5%~10%,需在严密观察下慎用。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用药物。如发生过敏性休克,须立即就地抢救,包括保持气道通畅、吸氧和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等。
2.该品主要经肾排出,肾功能减退者须减少剂量或延长给药间期。3.应用该品的患者以硫酸铜法测定尿糖时可出现假阳性反应。因该品可透过血-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循环,孕妇用药需有确切适应症。该品也少量可进入乳汁,虽至今尚无哺乳期妇女应用头孢菌素类发生问题的报告,但仍须权衡利弊后应用。老年患者常伴有肾功能减退,应适当减少剂量或延长给药间期。
过量处理
应及时停药并予对症、支持治疗,可通过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清除头孢拉定。
相互作用
1.头孢菌类可延缓苯妥英钠在肾小管的排泄。
2.保泰松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合用可增加肾毒性。
3.与强利尿药合用,可增加肾毒性。
4.与美西林联合应用,对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等革兰阴性杆菌具协同作用。
5.丙磺舒可延迟该品肾排泄。
制剂
(1)0.125g
(2)0.25g
警告:关于血尿
中国药监局:警惕阿昔洛韦和头孢拉定不良反应
中新网1月12日电 据国家药监局网站消息,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报告提醒广大医务工作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及广大公众警惕阿昔洛韦和头孢拉定不良反应。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数据显示,阿昔洛韦导致急性肾功能损害和头孢拉定导致血尿的问题依然突出。
为使医务工作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公众了解此情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临床医师在选择用药时,应进行充分的效益/风险分析,并在用药过程中密切关注阿昔洛韦和头孢拉定严重不良反应;相关生产企业应对阿昔洛韦引起急性肾功能损害和头孢拉定导致血尿的发生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综合评价这两个品种的效益/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较大程度减少同类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继续关注上述品种的安全性问题,及时反馈相关信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发挥应有的作用。
点击查看>>《药学专业知识二药品更新汇总》
更多执业药师相关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zgyaoshi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