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一》考点:生物利用度12-15
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及其临床意义
给药后,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血药浓度为纵坐标,得到反映血药浓度动态变化曲线,称浓度-时间曲线(c-t曲线)。与吸收后体循环的药量成正比,反映进入体循环药物的相对量。
2.峰浓度及其临床意义
药物经血管外给药吸收后的血药浓度大值。
3.达峰时间及其临床意义
指给药后, 达到高血药浓度所需的时间。反映药物吸收快慢的重要指标。
4.半衰期及其临床意义
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反映药物消除快慢的程度及机体消除药物的能力,是临床上确定给药间隔长短的重要参数之一。
5.生物利用度及其临床意义
指药物经血管外给药后,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的一种量度。是用来评价制剂吸收程度的重要指标。
6.表观分布容积及其临床意义
指药物在体内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可体内分布的广泛程度或药物与组织的结合情况。
7.稳态血药浓度及其临床意义
以半衰期相近似的间隔时间多次给药时,经过5个半衰期(4~6),给药速度和药物消除速度两者达到平衡,可使血药浓度稳定在一定水平状态, 此时血药浓度称为稳态浓度。是调整给药剂量、确定负荷剂量、制定理想给药方案依据。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