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中公医考网为广大考生们总结的关于“中药调剂和贮藏养护”的浓缩考前攻略精华,年年有考点,建议收藏。
1.别名:牛蒡子—大力子、鼠粘子、牛子、恶实。补骨脂—破故纸。木蝴蝶—玉蝴蝶、千张纸、云故纸、白故纸。益母草—坤草、茺蔚、益明。大黄—锦纹、川军、生军、将军。肉苁蓉—淡大芸。淫羊藿—仙灵脾。槟榔—大腹子、海南子、花槟榔。牵牛子—黑白丑、黑丑、白丑、二丑。茺蔚子—益母草子、坤草子。重楼—七叶一枝花、蚤休、草河车。肉豆蔻—玉果、肉果。千金子—续随子。
2.并开药名:炒/焦三仙调配应付—炒/焦山楂、神曲、麦芽。焦四仙调配应付—焦山楂、神曲、麦芽、槟榔。龙牡调配应付—煅龙骨、煅牡蛎。二乌调配应付—制川乌、制草乌。二蒺藜调配应付—蒺藜、沙苑子。
3.妊娠禁用中药为剧毒或性能峻猛的中药,例如商陆、猪牙皂、京大戟、甘遂、芫花、三棱、莪术、牵牛子等。
4.妊娠忌用中药为大皂角、天山雪莲。
5.妊娠慎用中药为肉桂、华山参、牛膝、益母草、白附子、桂枝、桃仁、乳香、枳壳、枳实等。
6.斗谱排列时,常用“药对”药物可同放于一个斗中,例如三棱、莪术;酸枣仁、远志;射干、北豆根;桃仁、红花;板蓝根、大青叶;火麻仁、郁李仁;羌活、独活等。
7.斗谱排列时,不能装于一斗或上下药斗中的是“十八反”、“十九畏”。
8.斗谱排列时,不宜排列在一起的是①外观相似,功效不同,例如熟地与黄精,山药与天花粉,杏仁与桃仁,当归与独活等;②药名相近,功效不同,例如藜芦与漏芦,附子与白附子,天葵子与冬葵子;③同一植物来源,不同部位入药并且功效不相同,例如麻黄与麻黄根。
9.斗谱排列时,有恶劣气味,不能与其他药物装于一个药斗中的是鸡矢藤、阿魏。
10.为防止灰尘污染,宜存放在加盖的瓷罐中,如血竭面、熟地黄、龙眼肉、青黛、玄明粉、松花粉、生蒲黄、乳香面、没药面、儿茶面等。
11.不可内服的毒性中药有红粉、白降丹。
12.青光眼慎用的毒性中药有华山参(前列腺重度肥大)、天仙子(孕妇)、洋金花(高血压)。
13.咳血及吐血者忌(禁)用的毒性中药有大皂角、猪牙皂。
14.需要先煎的药物为①矿物、动物骨甲类饮片,例如蛤壳、紫石英、石决明、珍珠母、瓦楞子、鳖甲、龟甲、鹿角霜、磁石、牡蛎、生石膏、赭石、自然铜等(打碎先煎 15 分钟);水牛角宜先煎 3 小时以上;
②某些有毒饮片,例如川乌、草乌或制附子。
15.需要后下的药物为①气味芳香类饮片,例如降香、沉香、薄荷、砂仁、白豆蔻、鱼腥草(煎好前 5~10 分钟入煎);②有效成分易被破坏的饮片,例如钩藤、苦杏仁、徐长卿、生大黄、番泻叶(煎好前 10~15 分钟入煎)。
16.需要包煎的药物为①含黏液质较多的饮片,例如车前子、葶苈子;②富含绒毛的饮片,例如旋覆花、枇杷叶;③花粉等微小饮片,例如蒲黄、海金沙、蛤粉、六一散。
17.需要烊化(溶化)的药物为胶类,例如阿胶、鳖甲胶、鹿角胶、龟鹿二仙胶。
18.需要另煎的药物为贵重中药饮片,例如人参、西洋参、西红花、羚羊角。
19.需要兑服的药物为液体中药,例如黄酒、竹沥水、鲜藕汁、姜汁、梨汁、蜂蜜。
20.需要冲服的药物为贵细中药,例如雷丸、蕲蛇、羚羊角、三七、川贝、琥珀、鹿茸、紫河车、沉香、金钱白花蛇。
21.需要煎汤代水的药物为质地松泡、量较大或泥土类中药,例如葫芦壳、灶心土(先煎 15~25 分钟,去渣取汁,再与其他药物同煎)。
22.炮制品的绝对含水量应为 7%~13%。贮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为 35%~75%。
23.阴凉处系指不超过 20℃的环境;凉暗处系指避光并不超过 20℃的环境。
24.冷处系指 2℃~10℃的环境;常温系指 10℃~30℃的环境。
25.对抗同贮:牡丹皮与泽泻、山药同贮;蛤蚧与花椒、吴茱萸或荜澄茄同贮;蕲蛇或白花蛇与花椒或大蒜瓣同贮。土鳖虫与大蒜同贮;人参与细辛同贮;冰片与灯心草同贮;硼砂与绿豆同贮;藏红花与冬虫夏草同贮。
以上是中公医考网为广大考生们总结的关于“中药调剂和贮藏养护”的浓缩考前攻略精华,建议收藏并且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有助于考试。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