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调整阴阳
(1)损其有余
含义 |
对于阴阳偏盛,采用“损其有余”“实则泻之”之法 |
临床应用 |
(1)阳热亢盛的实热证,应采用“热者寒之”之法,以清泻其阳热 (2)阴寒内盛的实寒证,应采用“寒者热之”之法,以温散其阴寒 |
(2)补其不足
含义 |
对于阴阳偏衰,采用“补其不足”“虚则补之”之法 |
||
临床 应用 |
阴阳偏衰 |
阴病治阳 |
针对阳虚,阴偏亢的虚寒证,应助阳以抑阴,又称为“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
阳病治阴 |
针对阴虚,阳偏亢的虚热证,应滋阴以制阳,又称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
||
阴中求阳 |
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
||
阳中求阴 |
补阴时适当配用补阳药,使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 |
||
阴阳两虚 |
阴阳并补 阳损及阴者,以阳虚为主,则应在补阳的基础上辅以滋阴之品 阴损及阳者,以阴虚为主,则应在滋阴的基础上辅以补阳之品 |
||
阴阳亡失 |
亡阳,回阳固脱 |
||
亡阴,救阴固脱 |
分类 |
解题题眼 |
||
损其有余 (阴阳偏盛) |
“损其有余”“实则泻之” |
||
实热证→“热者寒之”;实寒证→“寒者热之” |
|||
补其不足 (阴阳偏衰) |
“补其不足”“虚则补之” |
||
阴阳偏衰 |
阴病治阳 |
虚寒证;“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
|
阳病治阴 |
虚热证;“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
||
阴中求阳 |
虚寒证;补阳时配用补阴药 |
||
阳中求阴 |
虚热证;补阴时配用补阳药 |
||
阴阳两虚 |
阴阳并补 阳损及阴者(阳虚为主) 阴损及阳者(阴虚为主) |
1.治疗阳虚证,使用补阳药时多佐用少量补阴药的治法,称为(A型题)
A.阴阳互制 B.阳病治阴
C.阴病治阳 D.阳中求阴
E.阴中求阳
1.【答案】E。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阴阳的相互关系。阴中求阳为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2.针对虚寒证,可以采取的治法有(X型题)
A.阴病治阳 B.阴中求阳
C.阳病治阴 D.阳中求阴
E.阴阳双补
2.【答案】AB。解析:本题考查调整阴阳的治法。虚寒证是由于阳偏衰引起的,可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疗方法,即阴病治阳,或补阳的同时加入补阴药,即阴中求阳。
2022年执业药师考试
思维导图+3年试题
免费下载!免费下载!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