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正治与反治
治则 |
概念 |
应用 |
|
正治 |
寒者热之 |
又称“以热治寒”,寒性病证出现寒象,用温热方药进行治疗 |
表寒证用辛温解表方药,里寒证用辛热温里方药 |
热者寒之 |
又称“以寒治热”,热性病证出现热象,用寒凉方药进行治疗 |
表热证用辛凉解表方药,里热证用苦寒清里方药 |
|
虚则补之 |
虚损性病证出现虚象,用补益方药进行治疗 |
阳虚用温阳方药,阴虚用滋阴方药,气虚用补气方药,血虚用补血方药等 |
|
实则泻之 |
实性病证出现实象,用攻逐邪实的方药进行治疗 |
气滞用理气行滞方药,食滞胃脘用消食导滞方药,水饮停留用逐水方药,瘀血用活血化瘀方药等 |
|
反治 |
热因热用 |
又称“以热治热”,是指针对假热的临床表现,用热性药物进行治疗 |
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反见假热之象的真寒假热证 |
寒因寒用 |
又称“以寒治寒”,是指针对假寒的临床表现,用寒性药物进行治疗 |
里热盛极、阳盛格阴,反见假寒之象的真热假寒证 |
|
塞因塞用 |
又称“以补开塞”,是指针对闭塞不通的临床表现,用补虚药物进行治疗 |
因虚而出现闭塞不通假象的真虚假实证 如脾虚腹胀、血虚经闭等 |
|
通因通用 |
又称“以通治通”,是指针对通泄的临床表现,用通利药物进行治疗 |
因实而出现通利假象的真实假虚证 如热结旁流、湿热淋证、瘀血崩漏等 |
分类 |
解题题眼 |
|
正治 |
寒者热之 |
“以热药治寒病”;表寒证→辛温解表药;里寒证→辛热温里药 |
热者寒之 |
以寒药治热病”;表热证→辛凉解表方药;里热证→苦寒清里药 |
|
虚则补之 |
补药治虚性病(气、血、阴、阳) |
|
实则泻之 |
驱邪药治实行病(气、食、水、瘀) |
|
反治 |
热因热用 |
“以热药治假热症状”;真寒假热证 |
寒因寒用 |
“以寒药治假寒症状”;真热假寒证 |
|
塞因塞用 |
“以补益药治假实症状”;真虚假实证;(脾虚腹胀、血虚经闭) |
|
通因通用 |
以通利药物治假虚症状”;真实假虚证;(热结旁流、湿热淋证、瘀血崩漏) |
1.表热证用辛凉解表方药,里热证用清热泻火方药治疗,体现的治法是(A型题)
A.寒者热之 B.热者寒之
C.用热远热 D.寒因寒用
E.热因热用
1.【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治的治法。热者寒之是指热性病证出现热象,用寒凉方药进行治疗。
[2~4]
A.热者寒之 B.寒者热之
C.热因热用 D.塞因塞用
E.通因通用
2.用消导积滞的方法治疗腹泻病证,其治则当属(B型题)
2.【答案】E。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治则治法中的正治与反治。热者寒之即以寒药治热证;寒者热之即以热药治寒证;热因热用即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塞因塞用即用补虚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通因通用即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
3.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寒证的方法,其治则当属(B型题)
3.【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治则治法中的正治与反治。热者寒之即以寒药治热证;寒者热之即以热药治寒证;热因热用即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塞因塞用即用补虚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通因通用即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
4.用温热性质的药物治疗阴盛格阳病证,其治则当属(B型题)
4.【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治则治法中的正治与反治。热者寒之即以寒药治热证;寒者热之即以热药治寒证;热因热用即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塞因塞用即用补虚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通因通用即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
5.根据中医理论,属于反治法的有(X型题)
A.寒因寒用 B.寒者热之
C.通因通用 D.热者寒之
E.热因热用
5.【答案】ACE。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反治的治法。反治包括: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2022年执业药师考试
思维导图+3年试题
免费下载!免费下载!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