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一》考点:生物利用度12-15
《西药一》考点:药品不良反应12-15
2021年执业药师考试在即,考试时间为10月23、24日,为大家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充分的学习,中公医考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专业的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第四章 常用中药的鉴别
第一节 常用植物类中药的鉴别
一、根及根茎类中药
科属 | 中药 | 核心鉴别点 |
伞形科 | 白芷 | 具油点,“疙瘩丁”,形成层环纹近方形或近圆形 |
当归 | 具油点,以烟火慢慢熏干,质柔韧,有浓郁的香气。 | |
羌活 | 具油点,“蚕羌”;“竹节羌” | |
川芎 | 具油点,“蝴蝶片”,波状环纹 | |
防风 | 具油点,“蚯蚓头”;“菊花心” | |
北沙参 | 具油点,顶端常留有黄棕色根茎残基;皮部浅黄白色,木部黄色 | |
桔梗科 | 南沙参 | 质松泡 |
桔梗 | 顶端有数个半月形茎痕;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金井玉栏) | |
龙胆科 | 龙胆 | 上部多有显著的横皱纹,下部较细;味甚苦。 |
萝藦科 | 白前 | “鹅管白前” |
唇形科 | 丹参 | 外表皮粗糙;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具放射状纹理 |
黄芩 | 老根中心呈枯朽状或中空(枯芩);外表皮黄棕色,切面黄棕色 | |
玄参科 | 玄参 | 断面黑色,气特异似焦糖 |
地黄 | 断面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 | |
胡黄连 | 木部有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 | |
茜草科 | 巴戟天 | “形似连珠” |
葫芦科 | 天花粉 | 断面白色,可见黄色木质部小孔,富粉性。 |
菊科 | 木香 | 油室,“菊花心” |
白术 | 油室,嚼之略带黏性 | |
苍术 | 朱砂点,“起霜” | |
紫菀 | 根茎簇生多数细根,多编成辫状 | |
泽泻科 | 泽泻 | 椭圆形厚片;断面黄白色,粉性,有多数细孔。 |
莎草科 | 香附 | 有6~10个略隆起的环节 |
天南星科 | 天南星 | 呈扁球形,周围有麻点状根痕;味辛辣 |
半夏 | 呈类球形,断面洁白;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 |
石菖蒲 | 疏密不匀环节,断面环纹明显,可见多数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点 | |
百合科 | 川贝母 | 松贝:大小悬殊,“怀中抱月” |
青贝:大小相近,顶端开裂(笑口常开) | ||
炉贝:大小相近,顶端开裂而略尖(马牙嘴);棕色斑点(虎皮斑) | ||
浙贝母 | 珠贝:呈扁球形,鳞叶2瓣,肥厚 | |
大贝:略呈新月形,单瓣鳞叶 | ||
黄精 | 可见多数淡黄色小筋脉点。微甜,嚼之有黏性 | |
重楼 | 外皮脱落处呈白色,密具层状突起的粗环纹 | |
玉竹 | 断面角质样或显颗粒性 | |
知母 | 长条状,一端有浅黄色的茎叶残痕(金包头)。 | |
薯蓣科 | 山药 | 断面白色,粉性,嚼之发黏,味微酸。 |
兰科 | 天麻 | 顶端有红棕色或棕褐色鹦嘴状的芽孢或残留茎基(鹦哥嘴),底部有圆脐形疤痕(凹肚脐) |
白及 | 2~3个爪状分枝 |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