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观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值夜班是临床中绝大多数护士都要面对的问题,护士夜查房的质量,更是一名临床护士工作能力和努力的集中体现;护士只有掌握了临床护理观察技巧,才能及时为医师提供重要资料。下面小编为护士工作者献上护士夜间值班小技巧,让大家在值夜班时效率更高。
栏目导航>>>
考试时间 | 考试大纲 | 备考指导 | 模拟试题 |
护士值夜班小技巧
我们先来看看《分级护理制度》中,关于护士巡视的要求:
1、特级护理患者,要求专人24小时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
2、一级护理患者,每1小时巡视患者一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
3、二级护理,每2小时巡视患者一次,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4、三级护理,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病情。
尤其是对于急危重症的病人那必须要按时巡视、随时观察做好记录,我们夜班护士按照护理级别来进行护理巡视,做好患者的护理!
夜间患者在睡眠中,受环境、生物节律及生理病理变化的影响,病情的表现方式与日间不同。值班护士必须既要保证患者的休息,又不放过病情变化的任何疑点。
1.听声音
夜间患者发出的声音大致分为3类:自然声音、异常声音、病态声音。自然声音是均匀而有节奏的呼吸声、轻咳等;异常声音就是出乎患者正常能力所及与疾病的表现不符的声音,如尖叫声、呐喊声等;病态声音就是各类疾病致使患者产生相应改变而发出的声音。
2.看体位
睡眠中患者姿势千姿百态,如何在各式的睡姿中发现异常,又不惊醒患者,全靠护士的观察能力。因为患者的体位和疾病有密切关系。不同疾病使患者采取不同的体位,心肺功能不全患者多采用端坐位或半卧位;一侧患病者多采用健侧卧位;发热初期的患者一般爱屈膝抱胸,缩成一团,被子紧缠在身上;康复期患者安静平卧,体位自然放松。但各种原因引起的意识障碍或休克状态时,则表现为被动体位,四肢松软或僵硬、直挺,头颈过度倾向一侧或肢体搭在床沿。
3.查呼吸
患者入睡后,唯一能反映患者生存的标志就是呼吸、心跳。夜间查房时又不可能把每个患者的脉搏都摸一遍,只有到每个患者床前仔细查看呼吸是否正常。这种观察方法简便,又不影响患者的休息,是夜间病情观察的重要手段。护士应根据呼吸的快慢、幅度大小、节律是否规则进行判断。在安静睡眠时,正常呼吸自然均匀,毫不费力,16次/min左右;当患者病情变化时,呼吸也随之改变。
4.细推敲
夜间值班护士必须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并把观察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更多考试资讯请关注中公医考网初级|主管护师,小编将为您带来新鲜资讯,更有众多考试资料供大家学习。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