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闻院士建议下,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易副研究员与阚教授近日完成一项“安全、快捷再生一次性医学口罩”的实验研究。该研究证实,使用后的一次性医学口罩,以家用保鲜袋包裹,家用电热吹风处理30分钟后可再次使用,不影响其原有的滤过截留效果,并可灭活污染的病毒。该成果2月9日在线发表在复旦大学主办的《微生物与感染》杂志上。
经阚教授介绍,研究团队应用热处理技术中最普遍应用的恒温烘箱及电热吹风对口罩进行处理后,检测其病毒灭活效果及滤过截留功能,以截留PM2.5作为检测处理后的滤过截留指标。在病毒实验中,他们用活流感病毒模拟冠状病毒,在安全实验室内,将细胞培养的病毒定量后滴在口罩上,人工造成污染。经用烘箱或热电吹风处理后,再取口罩表面的病毒进行细胞培养,观察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及定量检验病毒核酸。结果显示,烘箱56摄氏度及热电吹风30分钟后,对口罩的滤过截留功能均无显著影响;经热吹风30分钟后,病毒几乎完全被灭活,与没有病毒的对照标本相当。而烘箱56摄氏度30分钟,由于标本外包有锡盒,未能完全灭活病毒。因此,研究证明:一次性医学口罩使用后,用电热吹风处理30分钟后可以再使用,不影响其原有的功能。此外,研究团队还测定过电吹风“高档”,一分半即可达到65摄氏度。
闻院士说,希望文章提供的实验数据,能对解决民用口罩紧缺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她特别强调:“在非常时期,民间可以采取这一简便技术,但不适合于其他时期或医用单位。”
原标题:一次性医学口罩可再次使用
文章来源:http://wsjkw.hebei.gov.cn/index.do?id=397905&templet=content&cid=14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