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口腔颌面部感染中面部疖痈最易发生全身并发症。
疖:单一毛囊及其附件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其病变局限于皮肤浅层组织。
痈:相邻多数毛囊及其附件同时发生急性化脓性炎症,其病变波及皮肤深层毛囊间组织时,可沿筋膜浅面扩散波及皮下脂肪层,造成较大范围的炎性浸润或组织坏死
疖范围较小,局部表现为红、肿、痛的小硬结,成锥形隆起,有触痛,全身症状表现一般没有,发生在颌面部危险三角区时可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败血症和脓毒血症。
痈的局部症状为初期肿胀的唇部皮肤与黏膜上出现多数的黄白色脓头,破溃后溢出脓血样分泌物,脓头周围组织亦有坏死,坏死组织溶解排出后,可形成多数蜂窝状腔洞,局部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同时全身症状明显。
疖痈的治疗原则为局部治疗宜保守,避免损伤,严禁挤压、挑刺、热敷或用苯酚、硝酸银烧灼,以防感染扩散。唇痈还应限制唇部活动。
疖一般只需用2%碘酊涂擦局部,保持清洁即可。
痈的治疗:①早期:高渗盐水或含抗生素的盐水纱布局部持续湿敷,利于局限、软化和穿破
②伴有局部蜂窝组织炎和面痈患者:应全身给予抗菌药物,注意脓头取脓,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③脓肿已形成切开引流后:局部仍应以高渗盐水纱布持续湿敷,可收到良好的提脓效果(仍不能挤压)
④重症患者:全身支持疗法
【模拟题】
1. 颌面部疖痈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白色念珠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厌氧性链球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1.【答案】E。解析:颜面部疖痈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正常的毛囊及其附件内常有细菌存在,但只有在局部因素影响或全身抵抗力下降时,细菌才开始活跃引起炎症。皮肤不洁或剃须等原因引起皮肤的损伤均可成为局部诱因;全身衰竭、患消耗性疾病或糖尿病的患者,也易发生疖痈。对面部疖伴有局部蜂窝织炎和面痛患者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如致病菌一时未能确定,可暂时选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的药物。
此外中公医考为大家提供了考前点题(高频考点+历年试题),大家要抓住最后的机会哦!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