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型选择题(答题说明:每一道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 颊间隙感染常见于:
A.上下颌磨牙
B.上下颌双尖牙
C.上下颌尖牙
D.上下颌切牙
E.A+B
2. 腺源性感染最常见于:
A.咽旁间隙
B.翼下颌间隙
C.下颌下间隙
D.舌下间隙
E.颏下间隙
3. 瘘孔中排出颗粒状死骨的颌骨骨髓炎是:
A.中央性颌骨骨髓炎急性期
B.中央性颌骨骨髓炎慢性期
C.边缘性颌骨骨髓炎增生型
D.边缘性颌骨骨髓炎溶解破坏型
E.新生儿颌骨骨髓炎
4. 下颌骨X线片显示有明显的骨密质增生,骨质呈致密影像的颌骨骨髓炎是:
A.中央性颌骨骨髓炎急性期
B.中央性颌骨骨髓炎慢性期
C.边缘性颌骨骨髓炎增生型
D.边缘性颌骨骨髓炎溶解破坏型
E.新生儿颌骨骨髓炎
5. 有关口腔颌面部特异性感染,错误的是:
A.颌骨结核应首选保守治疗
B.淋巴结寒性脓肿必要时可切开引流
C.全身抗感染治疗首选金葡菌敏感的抗生素
D.包括梅毒感染和放线菌病
E.不包括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感染
1.【答案】A。解析:颊间隙感染常见源于上、下颌磨牙的根尖脓肿或牙槽脓肿穿破骨膜侵入颊间隙,也可因颊部损伤或颊、颌上淋巴结的炎症扩散所致。
2.【答案】C。解析:咽旁间隙、翼下颌间隙和颞下间隙附近没有范围较广的唾液腺或是淋巴结结构,因此腺源性感染的可能性较小。下颌下间隙和舌下间隙的感染都有可能来自腺源性,但是舌下间隙感染本身在临床上不常见,所以最常见的应该是下颌下间隙感染,故选C。
3.【答案】E。解析:新生儿上颌骨骨髓炎一般很少形成大块死骨,这是因为上颌骨骨质松软,骨密质较薄而又富有多数营养孔,化脓性炎症容易突破骨板向外发展,形成颗粒状死骨从瘘管排出。
4.【答案】C。解析:中央性颌骨骨髓炎X线表现为大块死骨形成,周围骨质分界清楚或伴有病理性骨折。边缘性颌骨骨髓炎X线表现为皮质骨疏松脱钙(溶解破坏型)或骨质增生硬化(增生型),与周围骨质无明显分界。
5.【答案】C。解析:口腔颌面部特异性感染是指由结核、梅毒、放线菌、破伤风等引起的特定病变。金葡菌敏感的抗生素对全身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一定有效。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