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型选择题(答题说明:每一道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 倒凹固位主要是防止:
A.充填体垂直方向脱位
B.充填体折断
C.充填体翘动
D.充填体水平方向脱位
E.充填体侧方移动、
2. 临床常用的酸蚀剂为:
A.10%~30%柠檬酸
B.10%~15%磷酸
C.30%~50%磷酸
D.30%~50%醋酸
E.10%~15%醋酸
3. WHO用于调查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的标准年龄组是:
A.60~65岁
B.60~70岁
C.65~70岁
D.65~74岁
E.65~75岁
4. 牙周翻瓣术后最常见的愈合方式是:
A.长结合上皮
B.新附着
C.瘢痕愈合
D.再附者
E.骨固连
5. 流行病学的作用不是用于:(助理不考)
A.研究统计资料的分析
B.研究疾病的流行因素
C.研究疾病预防措施的效果
D.研究和规划保健工作
E.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1.【答案】A。解析:是一种机械固位,在洞底的侧髓线角或点角处平洞底向侧壁牙本质作出的潜入小凹,有时也可沿线角作固位沟。充填体突入倒凹或固位沟内,形成洞底略大于洞口的形态,从而防止充填体与洞底呈垂直方向的脱位。
2.【答案】C。解析:磷酸的脱矿较均匀,粘结剂在处理的牙表面能获得较强的机械固位。临床常用30%~50%的磷酸。
3.【答案】D。解析:(1)5年龄组:乳牙列患龋水平。(2)12年龄组:全球龋病监测年龄组。(3)15年龄组:评价全球牙周病指征。(4)35~44岁:监测成年人口腔健康状况。(5)65~74岁:监测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
4.【答案】A。解析:长结合上皮性愈合:原来暴露于牙周袋内的牙根表面有一层长而薄的结合上皮,直达原来的袋底上皮附着位置,与牙根面之间以半桥粒体和基底板的方式连接。这种愈合方式称为长结合上皮性愈合,这是翻瓣术和龈下刮治术后最常见的愈合方式。
5.【答案】A。解析:(1)描述人群口腔健康与疾病状态的分布规律;(2)研究口腔疾病的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3)用于研究疾病预防措施并评价其效果;(4)用于疾病监测;(5)为制定口腔卫生保健规划提供依据。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