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数据可知,2013年护考通 过人数占比:59.6%
2014年护考通 过人数占比:51.4%
2015年护考通 过人数占比:49.3%
2016年护考通 过人数占比:44.6%
2017年护考通 过人数占比:40%
2018年护考通 过人数占比:38%
2019年护考通 过人数占比:35%
2020年和2021年在25%~35%左右
专家分析,之所以通 过人数下降,原因在于考试难度有所提升,考生考前复习效果差,大多数在实习,没有很多时间复习。
从最开始的笔试答题到现在的人机对话的考试形式。出现了新的考试形式也必然会有新的考试技巧。在人机对话考试技巧上掌握不熟练的因素应该也占一部分。
比如“跳转问题”这一种难点。依照以前的笔试形式,答题之后还可以回去检查答案,找到哪些问题可能答错。
在人机对话形式考试中,再回头找错处是比较难的。所以就算是一模一样的试卷用笔试和人机两种形式来考所得分数当然也会不一样。还不算人为操作失误这一部分。
有一些考了几次都没有过的考生反馈了一年比一年难的这种情况。
题目越来越灵活,去年只差一分,今年却差十分!
根据了解,这种越来越难的感觉是正确的。国家这几年从原来的“抄题式”出题到现在的大数据整理出题,考试题目也有大幅度的增加。往年还说不定能遇到原题,现在没已经什么可能性了。
相关部门把考试的核心在放在了对知识点把握的灵活性上,单纯的背下答案已经无法轻松过考试。只有对知识点有灵活掌握的考生才能获得更高的通 过人数。
护士资格证通 过人数下降的原因
1、考题越来越灵活
近年,护考考核的重点放在了对知识点把控的“灵活性”上。纯靠死记硬背已经无法顺利过考试。很多考生出考场之后,都会有这样一个感觉:我复习的都没考到!其实不是大家复习的没考到,而是考题变的灵活。这几年,不再是原来的“抄题式”的考题,往年或许还会碰到一些原题,但现在基本不可能。
2、人机对话,对考生应试能力要求更高
在纸笔考试时,前面部分的知识点会对后面的题目答案有一定的提示,或者,在做后面的题目时,灵光一现,会想起前面考到的考点,回头修改答案。但当实行人机对话时,做过题目想再回头去改答案根本不可能,这就对知识点的把握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公立医院取消编制,参加护考的考生越来越多
最近国家公布了公立医院取消编制的规划,全部采用合同制,曾经找关系、走后门“进编”的人员将不再存在。这把所有的从医人员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对于个人的发展来说,曾经的“瓶颈”已经消失。这种情况,也会促进护考考生的增多,参加考试的人越多,竞争就会越大。
截止2015年底,中国注册护士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占总数的62.5%。
每年报考护士的学历分布情况由于没有公开数据,暂时无法获知。但随着国家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可以确定的是大专、本科以上学历考生所占比例是处于上升状态的。
一方面是大专、本科以上学历考生的增多,一方面是考试通 过人数的降低,那只能说明护士考试题比以前难了。
其实,根据试题反馈,确实是这样。这些年,纯死记硬背的题在减少,大部分题目都需要拐个弯,或者跟实际操作相结合。比如给一个病例,病人有了这些症状,应该怎么护理?由病例里面的关键信息,引出问题,考察考生的分析理解和操作能力,这时候单纯的死记硬背,不加理解的话,可能拐不过这个弯,也就不会作答。
考题偏向于多媒体趋势不可避免。图片题会增多,更有传言,会增加视频题目,也就是说考题会越来越接近实际操作,考场即操作现场,不仅要知道理论知识,还要灵活应变,应对各种突发护理任务。
除了考题,整个社会也对护理工作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人现在越来越富了,人口老龄化也越来越严重,整个社会都需要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而护理服务的提供者——护士提高自身素质已经是迫在眉睫。
那么2022年护士考试通 过人数占比会接着下降吗?
从概率上来说,应该还会下降,或者稳定在30%-40%之间。
因此,提醒2022年护士考生,尤其是基础比较差的考生,早做打算早好。既然是考试,基础差的话,也就不要在家闷头造车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早上车,早复习,早过考试!
此外中公医考举办的2022年第一次全国护士资格摸底考试正在进行中,还没参加测试的同学,快来扫码参加吧!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