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方法中,何种方法可提供能源
A.堆肥法
B.粪尿混合发酵法
C.沼气发酵法
D.焚烧法
E.以上都不是
2.土壤中最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是
A.农药和有机污染物
B.有机污染物
C.重金属
D.农药
E.重金属和农药
3.水体被人畜粪便污染的最好判断指标是
A.细菌总数
B.大肠菌数
C.痢疾杆菌
D.伤寒杆菌
E.肠球菌
4.下列关于大肠菌群叙述错误的是
A.能在37℃、24小时内发酵乳糖产酸产气
B.革兰阴性杆菌
C.均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肠道
D.形成芽胞
E.需氧或兼性厌氧菌
5.复氧作用是指
A.水中溶解氧为不饱和状态时,水中氧逐渐逸散到空气中的过程
B.水中氧为不饱和状态时,空气氧不断地溶解在地面水的过程
C.水中溶解氧为饱和状态,水中氧逐渐逸散到空气中的过程
D.水中氧为饱和状态时,空气中氧不断溶解在地面水的过程
E.地面水在不同的水温条件下,所含的氧量
1.【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沼气发酵法:是将人畜粪便、垃圾、杂草、污水等放在密闭的发酵池内,在厌氧菌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产生大量的甲烷气体(沼气)。甲烷可以通过燃烧提供能源。
2.【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土壤中的重金属由于化学性质不甚活泼,迁移能力低,另外由于土壤中有机、无机组分吸附、螯合限制重金属的移动能力,因此一旦污染,几乎可以长期以不同形式存在于土壤中,同时也可经植物吸收和富集。农药进入土壤中,水溶性农药易随降水渗透地下水,或由地表径流横向迁移、扩散至周围水体。脂溶性农药,易被土壤吸附,因移动性差而被作物根系吸收,引起食物链高位生物的慢性危害。因而选择E。
3.【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粪大肠菌群:是指一群在44.5℃培养,24小时内能产酸产气的革兰阴性无芽胞杆菌。粪大肠菌群来源于人和温血动物如牛、羊、狗等的粪便,因此可作为水体受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4.【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大肠菌群是一群能在37℃、24小时内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的革兰阴性无芽胞杆菌。这些菌属中的细菌均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肠道,不形成芽胞。
5.【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溶解氧的同时,空气中的氧可通过水面不断溶解补充到水中,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氧也补充到水体,这就是水体的复氧过程。
以上就是小编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整理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请持续关注我们中公医考网,我们会为大家提供新版的资讯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