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述正常人摄取糖类过多时的几种代谢途径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糖转变为甘油
B.糖转变为蛋白质
C.糖转变为脂肪酸
D.糖氧化分解成CO2.H2O
E.糖转变成糖原
2.下列有关氧化磷酸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P/O可以确定ATP的生成数
B.氧化磷酸化过程有两条呼吸链
C.氧化磷酸化过程存在于线粒体内
D.电子经呼吸链传递至氧产生3分子ATP
E.物质在氧化时伴有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
3.有关酶活性中心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酶活性中心只能是酶表面的一个区域
B.酶与底物通过非共价键结合
C.活性中心可适于底物分子结构
D.底物分子可诱导活性中心构象变化
E.底物的分子远大于酶分子,易生成中间产物
4.AMP在体内分解时首先形成的核苷酸是
A.IMP
B.XMP
C.GMP
D.CMP
E.UMP
5.胰岛素分子中A链和B链之间的交联是靠
A.盐键
B.疏水键
C.氢键
D.二硫键
E.VanderWaals力
1.【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由葡萄糖提供的丙酮酸转变成草酰乙酸及TCA循环中的其他二羧酸则可合成一些非必需氨基酸如天冬氨酸,谷氨酸等。(注:葡萄糖仅提供了丙酮酸参与了非必需氨基酸的合成,并不能由葡萄糖转化为蛋白质)。
2.【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呼吸链有两条,一条可产生3个ATP,另一条(琥珀酸氧化呼吸链)则只产生2个ATP。
3.【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酶属生物大分子,分子质量至少在1万以上,大的可达百万。酶的催化作用有赖于酶分子的一级结构及空间结构的完整。若酶分子变性或亚基解聚均可导致酶活性丧失。酶所催化的反应物即底物,大多为小分子物质,它们的分子质量比酶要小几个数量级。一般而言,底物比酶要小得多。
4.【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肌苷酸二钠也叫次黄嘌呤核苷酸(IMP)、腺嘌呤核苷酸(AMP)、鸟嘌呤核苷酸(GMP)、黄嘌呤核苷酸(XMP),UMP为嘧啶核苷酸嘌呤碱氧化成尿酸,AMP转变成次黄嘌呤(IMP),后者在黄嘌呤氧化酶或黄嘌呤脱氢酶作用下氧化成黄嘌呤,最终生成尿酸。
5.【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胰岛素由A、B两个肽链组成。人胰岛素A链有11种21个氨基酸,B链有15种30个氨基酸,共26种51个氨基酸组成。其中A7(Cys)-B7(Cys)、A20(Cys)-B19(Cys)四个半胱氨酸中的巯基形成两个二硫键,使A、B两链连接起来。此外A链中A6(Cys)与A11(Cys)之间也存在一个二硫键。
以上就是小编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整理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请持续关注我们中公医考网,我们会为大家提供新版的资讯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