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在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是个常考的知识点,重点在于结合案例材料做好三级预防的区分,为了方便大家记忆,小编给大家做了整理。
1.第一级预防(疾病尚未发生时)
(1)概念:又称病因预防,是在疾病(或伤害)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或危险因素采取措施,降低有害暴露的水平,增强个体对抗有害暴露的能力,预防疾病(或伤害)的发生,或至少推迟疾病的发生。
(2)意义:第一级预防应该是消灭或消除疾病(或伤害)的根本措施,是针对整个人群,通过从根本上去除威胁健康的因素从而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进而消除疾病的威胁。
(3)举例:消灭天花;在加工食品中消除反式脂肪酸。
2.第二级预防(疾病早期)
(1)概念: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在疾病早期,症状体征尚未表现出来或难以觉察,通过及早发现并诊断疾病,及时给予适当的治疗,有更大的机会实现治愈;或者如果疾病无法治愈,可以通过治疗阻止疾病发展到更严重的阶段或至少减缓发展进程,减少对更复杂的治疗措施的需要。
(2)举例:筛检;病例发现;定期体检。
3.第三级预防(症状体征明显表现出来之后)
(1)概念:又称临床预防或疾病管理,第三级预防发生在疾病的症状体征明显表现出来之后。
(2)举例:疾病治疗;康复治疗。
希望通过以上的总结能够帮助同学们对此部分知识有更好的掌握。另外,同学们日常学习及复习时也要做好类似的知识对比与小结,这样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祝愿同学们考试顺利!
此外中公医考为大家提供了考前点题,大家要抓住最后的机会哦!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