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基础中的红细胞检查指标一直是事业单位考试中常出现的考点,而且这部分知识点和临床血液学检验中的贫血这一类疾病高度相关,因此在备考复习中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大家花时间备考,这里就为大家把红细胞检查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方便大家记忆备考。
指标 | 检测方法 | 参考值 | 主要临床意义 |
红细胞计数(RBC) | 显微镜计数法、血液分析仪法 | 成年男性:(4.0~5.5)×1012/L;成年女性:(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 | 红细胞减少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贫血:①红细胞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等;②红细胞破坏过多:如溶血性贫血;③红细胞丢失(失血):如急性、慢性失血性贫血 |
血红蛋白(Hb) | 参考方法: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比色法 | 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 | 如缺铁性贫血的血红蛋白下降比红细胞计数减少更明显;而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红细胞计数减少比血红蛋白下降更明显 |
血细胞比容(HCT) | 首选推荐方法:微量法 | 男性0.47±0.04;女性0.42±0.05 | 血细胞比容下降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血细胞比容增高见于因脱水引起的血液浓缩 |
红细胞平均值 | 手工法、血液分析仪法 | MCV:80~100fl;MCH:27~34pg;MCHC:320~360g/L | 红细胞平均值主要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如巨幼细胞性贫血;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 用变异系数(RDW-CV)或标准差(RDW-SD)来表示 | 11.5%~14.5% | ①对贫血进行形态学分类,常考的有:巨幼贫属于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缺铁贫属于小细胞低色素不均一性贫血、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属于小细胞低色素均一性贫血;②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及疗效观察;③贫血的鉴别诊断 |
红细胞沉降率 | 参考方法:魏氏法;动态监测:血沉仪法 | 男性<15mm/1h末,女性<20mm/1h末 | 病理性血沉增快:①各种炎症:感染是血沉增快的最常见原因;②组织损伤及坏死:见于严重创伤和大手术后、心肌梗死后;③恶性肿瘤血沉增快,而良性肿瘤血沉正常;④各种原因引起的高球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⑤中度以上的贫血;⑥高胆固醇血症 |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