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试里中医内科学与其他科目相比较而言,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很多考生对中医内科学较为陌生,导致在复习中容易忽略某些细节。其实这种不熟悉的科目往往是容易拉开分差的地方。为了便于复习,小编将中医内科学肺系病证之咳嗽这一章节中的相关重点为大家进行总结。
1.咳嗽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或伴咳吐痰液的一种肺系病证。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
2.咳嗽的诊断依据是: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根据病史的新久,起病的缓急,是否兼有表证,判断外感和内伤。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胃表证。内伤咳嗽,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多伴其他兼证。
3.咳嗽与喘证的共同点均为肺气上逆之病证,临床上常以咳、喘并见。其不同点在于咳嗽以气逆有声,咳吐痰液为主;喘证以呼吸困难,甚则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
4.咳嗽与肺痨的共同点为均可见有咳嗽,咳痰。其不同点在于咳嗽以气逆有声,咳吐痰液为主;肺痨以感染“痨虫”所致,有传染性,同时兼有潮热、盗汗、咯血、消瘦等症。
5.咳嗽的病因为外感六淫,内邪干肺(情志刺激、饮食不节、肺脏虚弱、久病伤阴)。
6.咳嗽的病机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7.咳嗽的病位主要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
8.咳嗽的病理因素为“痰”与“火”;其病理性质为虚实夹杂。
9.咳嗽的辩证要点为首辨外感内伤,次辨证候虚实,最后辨咳嗽与痰液特点。
10.外感咳嗽的治疗原则宜祛邪利肺;内伤咳嗽标实主者的治疗原则宜祛邪止咳,本虚主者,宜扶正补虚。
11.风寒咳嗽的主要辩证要点为咳嗽声重,气急,咽痒,痰稀色白,并伴有鼻塞,流清涕,肢体酸楚,或伴有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方用三拗汤合止嗽散。
12.风热咳嗽的主要辩证要点为咳嗽频剧,气粗或伴咳声嘶哑,喉燥咽痛,痰黏稠或黄,咳吐不爽,咳时汗出,常伴有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或伴有恶风、身热等表证;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方用桑菊饮。
13.风燥伤肺咳嗽(温燥)的主要辩证要点为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干疼痛,唇鼻干燥,无痰或伴痰少而黏成丝,不易咳出,或有痰中带血丝,口干,初起或伴有鼻塞、头痛、微寒、发热等表证;舌红干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方用桑杏汤。
14.风燥伤肺咳嗽(凉燥)的主要辩证要点为干咳痰少或无,咽干鼻燥,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脉弦,方用杏苏散。
15.痰湿蕴肺咳嗽的主要辩证要点为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黏腻或伴稠厚成块,色白或灰,因痰而嗽,痰出咳平,早晨或伴食后咳甚痰多,进肥甘厚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肢体困倦,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濡滑,方用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16.痰热郁肺咳嗽的主要辩证要点为咳嗽息促,或喉间痰声,痰多质黏厚或伴稠黄,咳吐不快,或有热腥味,或伴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红身热,口干且黏,渴欲饮水;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方用清金化痰汤。
17.风寒咳嗽的主要辩证要点为咳嗽声重,气急,咽痒,痰稀色白,并伴有鼻塞,流清涕,肢体酸楚,或伴有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18.肝火犯肺咳嗽的主要辩证要点为咳嗽呈阵发性,上气咳逆作声,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伴有痰滞咽喉,咳之难出,量少质黏,或似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随情绪波动而变化;舌红或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19.肺阴亏耗咳嗽的主要辩证要点为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有痰中带有血丝,声音渐至嘶哑,口干咽燥,或有午后潮热,颧红,盗汗,消瘦,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
20.肺阴亏耗咳嗽其治法为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方用沙参麦冬汤。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