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是重要的基础考查科目,医学基础知识很多时候都会考到,今天整理抗胆碱药物的具体分类及应用方面的知识。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一、胆碱受体阻断药——M胆碱受体阻滞药
(一)阿托品
药理作用:和M受体结合,竞争性拮抗ACh或M受体激动药的作用,大剂量对N1受体也有阻断作用。
临床应用:1.抑制腺体分泌,唾液、汗>呼吸道、泪>胃液>胃酸。2.眼:(1)扩瞳;(2)眼内压升高;(3)调节麻痹。3.松弛平滑肌:胃肠>膀胱>胆、尿道、支气管>子宫。
(二)山莨菪碱
有明显抗外周胆碱作用,能解除血管痉挛,降低血粘度。用于感染中毒性休克。
(三)东莨菪碱
中枢抑制作用:小剂量有明显镇静作用,大剂量有催眠作用;与苯海拉明用于晕船、晕车、呕吐;中枢抗胆碱作用,抗震颤麻痹;抑制腺体分泌作用大于阿托品;外周作用小于阿托品。
二、胆碱受体阻断药——N胆碱受体阻滞药
(一)除极化型肌松药:琥珀胆碱(司可林)
特点:1.肌松前常出现短暂的肌束颤动;2.连续用药可产生快速耐受性;3.过量中毒时不能用新斯的明抢救;4.治疗量无神经节阻滞作用。
(二)非除极化型肌松药(竞争型肌松药):筒箭毒碱
特点:1.肌松前无肌肉兴奋现象;2.故过量中毒时可用新斯的明解救;3.吸入性全麻药和氨基甙类抗生素能加强和延长此类药物的肌松作用;4.在同类阻断药之间有相加作用;5.有程度不等的神经节阻断作用。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