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把止血的相关考点给大家做一个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止血是手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减少术中失血,保持术野清晰、防止重要组织损伤,保证手术安全以及术后创口愈合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一个比较干净而出血少的手术野,可使手术速度加快,避免损伤重要组织。
(一)压迫止血
使用外力压迫局部,可使微小血管管腔闭塞,从而达到止血效果。对急性动脉出血(手术中或外伤后),可选用指压止血,压迫供应此区知名动脉的近心端,继而再用钳夹或其他方法止血。
(二)钳夹、结扎止血
钳夹止血是使用最多、最普遍的方法,即用蚊式血管钳对看得见的出血点进行迅速和准确的钳夹。
(三)药物止血
1.全身用药止血:常用的药物有氨甲苯酸、酚磺乙胺等。
2.局部用药止血:术中渗血可使用吸收性明胶海绵、淀粉海绵、止血粉等药物。为减少术中出血,还可局部注射含有1:100000肾上腺素的普鲁卡因或生理盐水,也可用肾上腺素纱条直接压迫止血。
(四)电凝止血
用高频电流凝结小血管而止血,实际上是电热作用使血流凝结,这种方法可使小块组织炭化。常用于浅表部位较广泛的小出血点,有时亦可用于深部止血。
(五)低温止血
低温麻醉(体温降至32℃左右)可有效减少周围组织的血容量,对机体,特别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保护作用和增加机体对休克的耐受性。
(六)降压止血
术中使收缩压降至10kPa(80mmHg)左右,即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
【模拟题】
1. 口腔颌面部创伤活动性出血时,最可靠的止血方法是:
A.指压止血 B.结扎止血
C.填塞止血 D.包扎止血
E.药物止血
1.【答案】B。解析:结扎止血:对于颌面部活动性出血,只有将血管结扎才能真正有效的止血(D正确)。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