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中细胞因子这一部分并不是很难,但是知识点比较零散,中公的老师就给大家做一个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
细胞因子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共同特点:
(一)细胞因子的基本特征
(1)小分子可溶性蛋白质(8~30kD),多为糖蛋白。
(2)高效性,一般在较低浓度下即有生物学活性。
(3)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
(4)可诱导产生,且合成具有自限性。
(5)半寿期短。
(6)效应范围小,绝大多数为近距离发挥作用。
(二)细胞因子的作用方式
1.自分泌方式:作用于分泌细胞自身,例如T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可刺激T细胞自身的生长,表现为自分泌作用。
2.旁分泌方式:对邻近细胞 发挥作用,例如树突状细胞( DC)产生的白细胞介素-12(L-12)刺激邻近的T细胞分化,表现为旁分泌作用。
3.内分泌方式:少数细胞因子通过循环系统对远距离的靶细胞发挥作用,例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在高浓度时可通过血流作用于远处的靶细胞,表现为内分泌作用。
(三)细胞因子的功能特点
1.多效性:一种细胞因子可以对不同的细胞发挥不同作用,例如L-4可活化B细胞并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也可刺激胸腺细胞和肥大细胞的增殖。
2.重叠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胞因子具有同样或类似的生物学作用例如IL-2、 IL-7和IL-15均可刺激T细胞增殖。
3.协同性:一种细胞因子可增强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能,例如IL-5可增强IL-4诱导B细胞分泌的抗体类别向IgE转换。
4.拮抗性:一种细胞因子可抑制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能,例如IFN-γ可阻断IL-4诱导B细胞分泌的抗体类别向IgE转换。
5.网络性: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细胞之间通过具有不同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相互刺激、彼此约束,形成复杂而有序的细胞因子网络,对免疫应答进行调节,维持免疫系统的稳态平衡。例如T辅助细胞(Th)是调节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其核心作用主要通过复杂的细胞因子调节网络实现。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