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考试中,医学心理学中的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所占比值不容忽视,在考试中占有很大分值,在考试中,该内容掌握的不全面,做题是很容易出错的。现为大家进行了提炼,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
(一)应激事件刺激后,按照发生应激时间的长短分为:
1.急性应激:是机体受到突然强烈的刺激后发生的应激。
2.慢性应激:是机体在长期而持久的压力状态下发生的应激。
(二)根据应激的后果,常常有3种转归。
1.适应:当应激源作用于机体时,机体为保持内环境平衡而改变的过程。所有的生物应对行为的最终目标为适应,个体通过保持内环境稳态,并调整自己的情绪、认知、行为,使之最终适应社会生存。具体表现为生理层面积极应对,免疫力短暂增强,心理层面承受力、信心、应对能力增强,人际层面改善人际关系,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等。
2.不适应:应激源刺激下机体出现一系列功能、代谢紊乱和结构损伤,并出现精神障碍和心身疾病,严重时可出现危险或破坏性行为如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外走等意外。
3.亚适应:应激源刺激后生理及心理水平表现为亚健康状态,常表现为疲劳、失眠、食欲差、情绪不稳等。情绪亚健康状态表现为情绪易波动,存在焦虑及抑郁体验,但尚达不到情感障碍及神经症诊断标准。认知亚健康状态,表现为绝对化思维,非黑即白的观念等,常会影响个体看问题的态度。当亚健康持续发展,可进入“潜临床阶段”,此时个体已出现发展为某些疾病的高危倾向,出现慢性疲劳或持续的身心失调,且常伴有反复感染、慢性咽痛、精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适应能力减退。当个体生活中慢性应激持续存在达2-5年,甚至更长时间时,慢性应激存在时间积累效应,容易发生精神障碍或心身疾病。慢性应激非常常见,如婚姻危机、工作不满、人际困难、已明确诊断的重性疾病、烧伤、性侵犯、家庭暴力等。
现在用习题来检测一下:
1.不属心理应激的转归
A.适应
B.不适应
C.亚适应
D.慢性应激
1.【答案】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医学心理学-心理疾病与心身疾病的知识点。(2)根据应激的后果,常常有3种转归:1.适应:当应激源作用于机体时,机体为保持内环境平衡而改变的过程。2.不适应:应激源刺激下机体出现一系列功能、代谢紊乱和结构损伤,并出现精神障碍和心身疾病,严重时可出现危险或破坏性行为如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外走等意外。3.亚适应:应激源刺激后生理及心理水平表现为亚健康状态,常表现为疲劳、失眠、食欲差、情绪不稳等。(2)应激事件刺激后,按照发生应激时间的长短分为:1.急性应激:是机体受到突然强烈的刺激后发生的应激。2.慢性应激:是机体在长期而持久的压力状态下发生的应激。(D对,A、B、C错)故本题选D。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