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提问
23.临床用于抗痛风的药物多种多样,下列关于抗痛风药的作用机制正确的有
A.抑制粒细胞浸润
B.抑制尿酸生成
C.促进尿酸排泄
D.促进尿酸分解
E.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24.关于秋水仙碱的作用机制描述,正确的是
A.抑制粒细胞浸润和白细胞趋化
B.抑制磷脂酶A2,减少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释放前列腺素和白三烯
C.抑制局部细胞产生IL-6
D.抑制黄嘌呤氧化酶
E.抗氧化,减少自由基产生
25.别嘌醇为黄嘌呤氧化酶(XOR)抑制剂,是目前常用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下列关于别嘌醇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为次黄嘌呤的衍生物
B.可减少尿酸生成
C.抗氧化,减少再灌注期氧化自由基的产生
D.可避免尿酸盐微结晶的沉积
E.尤其适用于血尿酸和24小时尿尿酸过多者,或伴有痛风结石患者
答案解析
23.AB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痛风药物的作用机制。抗痛风药是一类通过抑制尿酸的合成、抑制尿酸在肾小管的重吸收或促进尿酸排泄而产生治疗作用的药物。
24.AB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秋水仙碱的作用机制。秋水仙碱的作用机制有:(1)抑制粒细胞浸润和白细胞趋化,与中性粒细胞微管蛋白的亚单位结合而改变细胞膜功能,包括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黏附和吞噬作用;(2)抑制磷脂酶A2,减少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释放前列腺素和白三烯;(3)抑制局部细胞产生IL-6等,达到控制关节局部疼痛、肿胀及炎症反应。
25.BDE。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药物的作用特点。别嘌醇为黄嘌呤氧化酶(XOR)抑制剂,是目前常用的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主要作用在于:(1)别嘌醇及其代谢物氧嘌呤醇均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止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代谢为尿酸,从而减少尿酸的生成,降低血尿酸和尿尿酸含量;(2)防止尿酸形成结晶并沉积在关节及其他组织内,有助于痛风患者组织内的尿酸结晶重新溶解。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