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备考已经开始,很多考生已经在积极准备中,中药师考点多且繁杂,中公医考网整理了389味中药药性之最,帮助各位考试备考!
061.沙参味苦,消肿提脓,补肝益肺,退热除风。
062.丹参味苦,破积调经,生新去恶,祛除带崩。
063.苦参味苦,痈肿疮疥,下血肠风,眉脱赤癞。
064.龙胆苦寒,疗眼赤痛,下焦湿肿,肝经热烦。
065.五加皮寒,祛痛风痹,健步坚筋,益精止沥。
066.防己气寒,风湿脚痛,热积膀胱,消痈散肿。
067.地榆沉寒,血热堪用,血痢带崩,金疮止痛。
068.茯苓补心,善镇惊悸,恍惚健忘,兼除恚怒。
069.远志气温,能驱惊悸,安神镇心,令人多记。
070.酸枣味酸,敛汗驱烦,多眠用生,不眠用炒。
071.菖蒲性温,开心利窍,去痹除风,出声至妙。
072.柏子味甘,补心益气,敛汗扶阳,更疗惊悸。
073.益智辛温,安神益气,遗溺遗精,呕逆皆治。
074.甘松味香,善除恶气,治体香肌,心腹痛已。
075.小茴性温,能除疝气,腹痛腰痛,调中暖胃。
076.大茴味辛,疝气脚气,肿痛膀胱,止呕开胃。
077.干姜味辛,表解风寒,炮苦逐冷,虚热尤甚。
078.附子辛热,性走不守,四肢厥冷,回阳有功。
079.川乌大热,搜风入骨,湿痹寒痛,破积之物。
080.木香微温,散滞和胃,诸风能调,行肝泻肺。
081.沉香降气,暖胃追邪,通天彻底,卫气为佳。
082.丁香辛热,能除寒呕,心腹疼痛,温胃可晓。
083.砂仁辛温,养胃进食,止痛安胎,通经破滞。
084.荜澄茄辛,除胀化食,消痰止哕,能除邪气。
085.肉桂辛热,善通经脉,腹痛虚寒,温补可得。
086.桂枝小梗,横行手臂,止汗舒筋,治手足痹。
087.吴萸辛热,能调疝气,心腹寒痛,酸水能治。
088.延胡气温,心腹卒痛,通经活血,跌扑血崩。
089.薏苡味甘,专除湿痹,筋节拘挛,肺痈肺痿。
090.肉蔻辛温,脾胃虚冷,泻痢不休,功可立等。
091.草寇辛温,治寒犯胃,作痛呕吐,不食能食。
092.诃子味苦,涩肠止痢,痰嗽喘急,降火敛肺。
093.草果味辛,消食除胀,截疟逐痰,解瘟辟瘴。
094.常山苦寒,截疟除痰,解伤寒热,水胀能宽。
095.良姜性热,下气宽中,转筋霍乱,酒食能功。
096.山楂味甘,磨消肉食,疗疝催疮,消膨健胃。
097.神曲味甘,开胃进食,破积逐痰,调中下气。
098.麦芽甘温,能消宿食,心腹膨胀,行血散滞。
099.苏子味辛,驱痰降气,止咳定喘,更润心肺。
100.白芥子辛,专化胁痰,疟蒸癖块,服之能安。
101.甘遂甘寒,破症消痰,面浮蛊胀,利水能安。
102.大戟甘寒,消水利便,腹胀症坚,其功瞑眩。
103.芫花寒苦,能消胀蛊,利水泻湿,止咳痰吐。
104.商陆辛甘,赤白各异,赤者消风,白利水气。
105.海藻咸寒,消瘿散疬,除胀破症,利水痛闭。
106.牵牛苦寒,利水消肿,蛊胀痃癖,散滞除壅。
107.葶苈辛苦,利水消肿,痰嗽症瘕,治喘肺痈。
108.瞿麦辛寒,专治淋病,且能堕胎,通经立应。
109.三棱味苦,利血消癖,气滞作痛,虚者当忌。
110.五灵味甘,血痢腹痛,止血用炒,行血用生。
111.莪术温苦,善破痃癖,止渴消淤,通经最宜。
112.干漆辛温,通经破瘕,追积杀虫,效如奔马。
113.蒲黄味甘,逐瘀止崩,补血须炒,破血用生。
114.苏木甘咸,能行积血,产后月经,兼治扑跌。
115.桃仁甘寒,能润大肠,通经破瘀,血瘕堪尝。
116.姜黄味辛,消痈破血,心腹结痛,下气最捷。
117.郁金味苦,破血生肌,血淋溺血,郁结能舒。
118.金银花甘,疗痈无对,未成则散,已成则溃。
119.漏芦性温,祛恶疮毒,补血排脓,生肌长肉。
120.藜芦味苦,疗疮瘙痒,白癜头疮,翳除目朗。
以上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资讯,欢迎关注中公医考网!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