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

 
首页 执业药师 备考知识

2023年执业药前考前攻略|中医基础理论

来源:中公医考网
2023-10-12 17:26:55
170
A+

以下是中公医考网为广大考生们总结的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浓缩考前攻略精华,年年有考点,建议收藏。

1.“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体现阴阳的对立制约。

2.“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体现了阴阳的相互转化。

3.“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损及阳,阳损及阴”;“阳根于阴,阴根于阳”均体现了阴阳的互根互用。

4.阴阳偏盛的治法为损其有余,实则泻之;阴阳偏衰的治法为补其不足,虚则补之。

5.治疗阴虚所致的虚热证,可采取“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阳病治阴的治法。

6.治疗阳虚所致的虚寒证,可采取“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阴病治阳的治法。

7.五行的相生关系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8.五行的相克关系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9.相乘即相克太过。如木过强,克土太过,为“木乘土”;木本正常,土过于虚弱,导致木过克土,为“土虚木乘。

10.相侮即反向克制,又称“反侮”或“反克”。如木过盛,反欺侮金,为“木亢侮金”;木弱,反受到土的欺侮,为“木虚土侮”

11.依照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为滋水涵木、金水相生、培土生金、益火补土。

12.依照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为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

13.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血脉,主神明。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

14.肺为“娇脏、华盖、水之上源、肺为气之主、贮痰之器”,喜润恶燥;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主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在志为忧(悲),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

15.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生痰之源”,喜燥恶湿;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液),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气华在唇。

16.肝为“刚脏、血海”;主疏泄(调畅情志、协调脾胃升降、促进胆汁生成与排泄、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调畅排精行经),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

17.肾为“先天之本、脏腑阴阳之本、水之下源、气之根”;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

18.胆既为六腑,又为奇恒之腑,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19.胃主受纳腐熟,又称“太仓”、“水谷之海”,“人以胃气为本”,主通降,以降为和。

20.小肠主受盛和化物,泌别清浊,“小肠主液”。

21.大肠传化糟粕,吸收部分水液,“大肠主津”。

22.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膀胱的开合有度依赖于肾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

23.三焦也称“孤府”,主持诸气;“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24.奇恒之腑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脉、骨既为五体,又为奇恒之腑。

25.元气根于肾,为最基本、最重要的气,可以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原动力,可以推动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26.宗气由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运化产生的水谷精气生成,分布于胸中“气海”,即“膻中”;上走息道以司呼吸,贯注心脉以行气血。

27.营气,行于脉内,是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中精华的部分,可以营养人体和化生血液。

28.卫气,行于脉外,是水谷精气所化生,可以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

29.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的作用。

20.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自手太阴肺经开始,相传至足厥阴肝经,再复注于手太阴肺经,首尾相贯。口诀: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

31.督脉为“阳脉之海”,调节阳经气血,与脑、髓和肾的功能有关。

32.任脉为“阴脉之海”,调节阴经气血,主持妊养胞胎。

33.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调节十二经气血;“冲为血海”,促进生殖、与妇女月经有着密切联系。

34.带脉可以约束纵行诸经、主司妇女的带下。

35.六淫的致病的共同特点为: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

36.风邪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善行而数变;百病之长。

37.寒邪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主痛;寒性收引。

38.暑邪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扰神;多挟湿。

39.湿邪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黏滞;湿性趋下,易伤阴位。

40.燥邪的致病特点为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41.火(热)邪的致病特点为阳邪,其性炎上;易伤津耗气;易生风动血;易发肿疡。

42.疠气致病特点为发病急骤、病情较重;一气一病、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43.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惊则气乱、恐则气下。

44.未病先防原则有:①扶助正气,提高抗病能力:重视精神调养,加强身体锻炼,注意生活起居,人工免疫。②消灭病邪,防止邪气侵害:药物杀灭,讲究卫生,避免病邪侵害,防范各种外伤。

45.既病防变基本措施有:①早期诊治;②控制疾病传变。

以上是中公医考网为广大考生们总结的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浓缩考前攻略精华,建议收藏并且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有助于考试。

考前突击

练甄题点睛

考前抓重点冲刺

↓↓↓↓↓↓


微信微信
朋友圈朋友圈
微博微博
上一篇:2023年执业药前考前攻略|执业药师与中药药学服务
下一篇:《西药一》考点:生物利用度

猜你喜欢

热门课程

网课
百炼药师高端课程
 
网课
“药”神尊享班
 
网课
冲刺点睛班
 
网课
OAO旗舰组合A班
 

精品试听课预约

姓名
手机
验证码
获取
立即试听课程试听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医考题APP

APP

医考小程序

小程序

备考交流群

备考交流

机考系统

机考系统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