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1)目的:考察原料药物或制剂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试验建立药品的有效期。
(2)分类:影响因素试验(1批原料药物或1批制剂)、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3批供试品)。
不稳定性 |
类型 |
举例 |
化学 |
易水解 |
酯类:穿心莲内酯;酰胺类:青霉素;苷类:洋地黄酊 |
易氧化 |
具酚羟基:黄芩苷;含不饱和碳链:油脂、挥发油 |
|
物理学 |
混悬剂中药物颗粒聚集结块、结晶生长,乳剂的分层破裂,胶体溶液的老化,片剂崩解或溶出发生改变 |
|
生物学 |
微生物污染引起制剂的发霉、腐败或分解 |
(1)处方因素:pH、溶剂、基质及其他辅料的影响;
(2)制剂工艺;
(3)贮藏条件:温度、光线、氧气和金属离子、湿度和水分、包装材料。
(1)延缓药物水解:调剂pH、降低温度、改变溶剂、制成干燥固体。
(2)防止药物氧化:调剂pH、降低温度、避光、驱逐氧气、添加抗氧剂(氮气、二氧化碳)、控制微量金属离子。
1. 关于防止药物氧化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2020A型题)
A.适当降低制备和储存温度 B.调节药物溶液适宜的pH值
C.避光贮藏 D.通入二氧化氮驱逐容器中的空气
E.采取加热煮沸法驱逐溶液中的氧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防止药物氧化的方法。防止药物氧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避光、驱逐氧气、添加抗氧剂、控制微量金属离子、调节pH。其中驱逐氧气包括可采取加热煮沸法驱逐溶液中的氧气或通入惰性气体(氮气、二氧化碳等)驱逐容器中的空气。D选项通入的为二氧化氮,因此D选项错误。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