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五味(定能)
五味 |
作用特点 |
治疗作用及代表药物 |
不良作用 |
酸(阴) |
能收 能涩 |
收敛固涩(五味子、五倍子、山茱萸) 生津(木瓜)、安蛔(乌梅) |
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
苦(阴) |
能泄 能燥 能坚 |
通泄(大黄)、降泄(苦杏仁、赭石)、清泄(黄连、栀子) 燥湿(苍术、厚朴、黄柏、苦参) 坚阴(黄柏、知母)、坚厚肠胃(黄连) |
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
甘(阳) |
能补 能缓 能和 |
补虚(黄芪、熟地、核桃仁、枸杞子) 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甘草、饴糖) 解毒(甘草、蜂蜜) |
腻膈碍胃,令人中满,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
辛(阳) |
能散 能行 |
发散(荆芥、薄荷)、行气(香附)、 活血(川芎) |
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
咸(阴) |
能软 能下 |
软坚散结(昆布、海藻、鳖甲) 泻下通便(芒硝) |
高血压动脉硬化者、脾虚便溏者慎用 |
1. 甘味的作用特点是(2017B型题)
A.能补、能缓 B.能泄、能坚
C.能软、能下 D.能收、能涩
E.能散、能行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五味的作用特点。甘味的作用特点是能补、能缓、能和。
2. 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应慎用的是(2020B型题)
A.咸味 B.淡味
C.辛味 D.酸味
E.甘味
【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五味的所示效用。辛味作用特点能散、能下,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着慎用。
3. 依据中药五味学说,通常具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的是(2022A型题)
A.甘味药 B.苦味药
C.咸味药 D.辛味药
E.酸味药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味。咸味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如治瘰疬、痰核的昆布、海藻,治癥瘕的鳖甲,治热结便秘的芒硝等,均具咸味。
[4~5]
A.通泄 B.坚阴
C.降泄 D.散泄
E.坚厚肠胃
4. 赭石味苦,其作用特点是(2021B型题)
5. 黄连味苦,少量用时,其作用特点是(2021B型题)
【答案】CE。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味的作用特点。苦能泄、能燥、能坚。其中,能泄的含义有三:一指苦能通泄,如大黄苦寒,功能泻热通便,治热结便秘。二指苦能降泄,如代赭石味苦而善降逆,治呃逆呕喘常选。三指苦能清泄,如黄连、栀子,能清热泻火,治火热内蕴或上攻诸证。能燥指苦能燥湿,如治寒湿的苍术、厚朴,治湿热的黄柏、苦参等。能坚的含义有二:一指苦能坚阴,即泻火存阴,如黄柏、知母;二指坚厚肠胃,如投用少量苦味的黄连,有厚肠止泻的作用。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