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总结十
知识点·芳香化湿药
药物 |
功效 |
主治 |
苍术 |
燥湿健脾,祛风湿, 发汗,明目 |
为治湿阻中焦证之要药,寒湿困脾者尤宜。湿阻中焦证,痰饮,水肿;风寒湿痹,表证夹湿;湿盛脚气、痿证;夜盲,眼目昏涩 |
厚朴 |
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
为治湿阻、食积、气滞所致脘腹胀满之要药。湿阻中焦、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食积或便秘脘腹胀满;咳喘痰多 |
广藿香 |
化湿,止呕,发表解暑 |
湿阻中焦证;阴寒闭暑,暑湿证,湿温初起;呕吐,尤宜湿浊中阻者 |
佩兰 |
化湿,解暑 |
治湿热脾瘅口甜腻或口臭多涎之良药。湿阻中焦证;湿热困脾;暑湿及湿温初起 |
砂仁 |
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
湿阻中焦证;脾胃气滞证;脾胃虚寒之吐泻;妊娠恶阻,气滞胎动不安 |
白豆蔻 |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
湿阻中焦证;脾胃气滞证;胃寒呕吐 |
草豆蔻 |
燥湿行气,温中止呕 |
寒湿中阻之胀满疼痛;寒湿中阻之呕吐、泄泻 |
草果 |
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
寒湿中阻证;寒湿偏盛之疟疾 |
【药组对比小结】
药物 |
相似点 |
不同点 |
广藿香 |
均芳香入脾胃而善化湿解暑,治湿阻中焦、湿温及暑湿等证常相须为用 |
化湿力较强,且兼发表、止呕,善治夏月感寒饮冷之阴寒闭暑证,并治寒湿等所致的恶心呕吐 |
佩兰 |
善治湿热困脾之口甜或口苦、多涎等 |
1.解暑:广藿香、滑石、佩兰、青蒿、香薷、白扁豆。【口诀】霍建华配青香豆解暑。
2.温中药:四大姜(生姜、干姜、炮姜、高良姜)+姜科(砂仁、白豆蔻、草豆蔻、草果)。
3. 燥湿健脾——苍术、白术。
4. 治湿阻中焦证之要药——苍术 治湿阻、食积、气滞所致脘腹胀满之要药——厚朴
治夜盲——苍术 治湿热脾瘅口甜腻或口臭多涎之良药——佩兰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