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一》考点:非甾体抗炎药12-15
距离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时间越来越近,你复习得怎么样了?执业中药师需要背的内容多,各科目之间联系紧密,考生需要掌握重点难点,中公研究院为大家整理好了《中药综合》的120个知识点,达95%的考点精髓。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掌握这些知识点,相信你的成绩会在药考大军中脱颖而出。
20 |
疼痛 |
①胀痛是气滞;②重痛是湿邪困遏气血;③刺痛是瘀血;④ 绞痛有形实邪闭阻气机;⑤灼痛是火邪窜络,或阴虚阳热亢 盛;⑥冷痛因寒邪阻络或阳气不足;⑦隐痛:气血不足,阴 寒内生。 |
21 | 脉诊的部位 | 右寸候肺,右关候脾胃,右尺候肾(命门),左寸候心,左 关候肝,左尺候肾 |
22 |
治标与治本 |
(1) 急则治其标:①水臌病人,腹水大增;②大出血;③原 有宿疾复感,新病急。 (2) 缓则治其本:①肺痨咳嗽;②急性热病后期伤阴。③气 虚自汗。 (3) 标本兼治:①身热,大便燥结,口干渴。②虚人感冒 |
23 | 正治与反治 | ①正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②反治: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
24 | 扶正与祛邪 | ①先祛邪后扶正:瘀血崩漏证; ②先扶正后祛邪:虫积病人(脾虚) |
25 |
调整阴阳 |
①阳偏盛→实热→损其有余→热者寒之; ②阴偏盛→实寒→损其有余→寒者热之; ③阳偏衰→虚寒→补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 ④阴偏衰→虚热→补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治阴; ⑤阴阳互损→阴阳两虚→阴阳双补; ⑥阴盛格阳→真寒假热→以热治热; ⑦阳盛格阴→真热假寒→以寒治寒 |
26 |
三因制宜 |
①因时: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 ②因地; ③因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不同 |
27 |
与药名有关术语 |
①产地类:田三七、东阿胶; ②品质类:明天麻、子黄芩、左牡蛎、左秦艽、金毛狗脊、鹅枳实、马蹄决明、九孔石决明; ③采时、新陈类:绵茵陈、陈香橼、陈皮、嫩桂枝、鲜芦根、 鲜茅根、霜桑叶; ④颜色、气味类:紫丹参、香白芷、苦杏仁 |
28 | 处方 | 一般以当日有效,较长不得超过 3 天,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5 种药品,中药注射剂应单独开具处方 |
29 |
不易记别名 |
茺蔚子(益母草子、坤草子) 益母草(坤草、茺蔚、益明) 重楼(七叶一枝花、蚤休草河车) 山豆根(南豆根) 马钱子(番木鳖、马前子) 槟榔(海南子、大腹子) 大黄(锦纹、将军) 首乌藤(夜交藤) 牵牛子(黑白丑) 香附(莎草根) 淫羊藿(仙灵脾) |
药考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