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期釉质龋是指:
A.菌斑下方牙釉质白垩状脱钙B.牙釉质表面粗糙呈蜂窝状缺损
C.窝沟色泽变黑,卡探针D.龋洞口小底大呈三角形
E.龋洞洞底位于釉质层内
2.有的牙(牙合)面窝沟龋呈锥形,底部朝着牙本质,尖向着牙釉质表面,但釉质表面无明显破坏,具有这类临床特征的龋病又称:
A.奶瓶龋B.猛性龋
C.潜行性龋D.静止龋
E.不规则龋
3.以下哪种疾病是根据龋病的进展速度进行分类的:
A.慢性龋B.平滑面龋
C.深龋D.浅龋
E.隐匿性龋
4.以下哪项不是复合树脂充填时洞壁制成斜面的目的:
A.增大酸蚀面积B.增强复合树脂抗力
C.边缘封闭,防止微渗漏D.减少聚合收缩产生的釉质裂纹
E.美观
5.在牙体预备时未做预防性扩展可能导致的主要不良后果是:
A.修复体固位力差B.修复体抗力形差
C.咬合痛D.修复体就位难
E.易发生继发龋
6.关于氟牙症发病情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氟主要损害釉质发育期牙胚的成釉细胞
B.4岁后才迁入高氟区者不出现氟牙症
C.饮水氟含量过高是主要病因
D.胎盘对氟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E.多见于恒牙
7.为防止四环素牙的发生,哪些人不宜使用四环素类药物:
A.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
B.3岁以下儿童
C.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和8岁以下儿童
D.8岁以上儿童
E.所有人
8.不属于牙根纵裂外因的是:
A.过度的根管预备B.外伤
C.饮食习惯D.过大根充压力
E.根管桩
9.牙本质过敏症的发病机制被认为是:
A.体液学说B.化学细菌学说
C.活体学说D.液体动力学说
E.蛋白溶解学说
10.关于牙本质过敏症脱敏常用治疗方法:
A.75%氟化钠甘油局部涂擦B.Nd:YAG激光脱敏
C.38%氟化氨银局部涂擦D.树脂类脱敏剂
E.以上都是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解析:牙釉质龋发展缓慢,平滑面牙釉质表面白垩色、黄褐色或黑色的改变,称为龋斑(A对、B错),用探针探查可略感粗糙,又称为早期龋或早期牙釉质龋。浅龋一般只有色、质的变化,发展至中龋才会出现龋洞(E错)。C、D选项是窝沟龋的表现。
2.【答案】C。解析:发生在点隙裂沟处的深龋,多呈潜行性破坏的表现,临床上钻磨开窝沟处的小洞口后,会呈现很大的组织破坏,又称为潜行性龋(C对)。喂养龋是低龄儿童龋的一种。由于不良喂养习惯引起的早期广泛性龋齿,如含奶瓶入睡,睡前喝奶后不刷牙,牙齿萌出后夜间喝奶,延长母乳和奶瓶喂养时间,过多进食含糖饮料饮食等。好发于上颌乳切牙的唇面,而在下颌乳切牙却无龋齿,也称奶瓶龋。(A错)。猛性龋(猖獗龋)是一类病程进展快,在短期内(6~12个月)全口牙齿或多个牙齿多个牙面(尤其在一般不易发生龋的下颌前牙)同时患龋的急性龋损,如舍格伦综合征患者、头颈部放疗患者。在口干症状出现后3个月即可发生猛性龋,又称为口干性龋;因头颈部放疗导致的猛性龋又称为放射性龋(B错)。静止龋由于局部环境发生变化,隐蔽部位变为开放状态,致龋因素消失,病变停止进展并再矿化,但已造成的牙体实质性缺损仍保持原状(D错)。没有不规则龋(E错)。
3.【答案】A。解析:根据病变侵入牙齿的深度分类:浅龋、中龋、深龋(C、D错);根据病变发生的解剖部位分类:点隙窝沟龋、平滑面龋、根龋、隐匿性龋(B、E错);根据病变的进展速度分类:慢性龋、急性龋、静止龋(A对);根据病变的发生与既往牙体治疗的关系分类:原发龋、继发龋、再发龋。
4.【答案】B。解析:复合树脂充填时洞壁制成斜面的目的:①增加酸蚀和粘接面积,增加粘接力;②减少微渗漏;③增加美观,洞缘的斜面能够使复合树脂更好地与牙体结构的颜色交织,不会产生明显的白线或晕圈,美学效果更好。也能减少聚合收缩产生的釉质裂纹。A、C、D、E皆为复合树脂洞缘斜面的目的。故选B。
5.【答案】E。解析:牙体预备时做预防性扩展,使颈缘位于龈下的健康牙体组织上,可以预防继发龋的发生,故选E。注意题干问的是主要的不良后果。
6.【答案】B。解析:氟牙症侵犯的牙齿为患者生活在高氟区时,处于釉质发育矿化期的牙齿,儿童7~10岁第三恒磨牙矿化,即为最晚的矿化恒牙,所以在6~7岁以后迁入高氟区可能完全没有斑釉变化,而在此之前生活在高氟区,恒牙萌出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氟牙症(B错)。其他均是正确选项。
7.【答案】C。解析:此题较为简单。为防止四环素牙的发生,妊娠和哺乳的妇女以及8岁以下的小儿不宜使用四环素类药物。
8.【答案】C。解析:牙根纵裂的病因:(1)内因:①解剖结构:从横断面看,牙根大体上有扁、圆两种,扁根的固位能力强而抗折能力差,下颌第一磨牙扁形的近中根发生纵裂的几率高于圆形的远中根。②所在位置:全口牙中,以第一磨牙发生根裂的几率最高,因为第一磨牙的咬合力最大。③饮食习惯:喜欢硬性食物者发生率高。常见的硬性食物包括甘蔗、蚕豆、奶糖、烧饼等(C错)。(2)外因:①外伤承受的(牙合)力过大,侧方力以及咀嚼中骤然遇到硬物的撞击力都可能造成根裂。②“无髓牙”。③过度的根管预备。④根充压力过大。⑤根管桩。
9.【答案】D。解析:本题考点为牙本质过敏症疼痛发生机制。牙本质敏感症的发病机制:①神经传导学说;②牙本质细胞传导学说;③液体动力学理论,“液体动力学说”是到目前为止较公认的一种学说。其内容是:牙本质小管内有流体,这种液体对外来的刺激有机械性反应,遇到冷刺激向外流,热刺激向内流,从而影响周围神经末梢(D对)。化学细菌学说和蛋白溶解学说是龋病的病因学说(B、E错)。剩下均是干扰项,与牙本质过敏症疼痛的发生机制无关(A、C错)。
10.【答案】E。解析:牙本质过敏症脱敏常用治疗方法可以使用药物脱敏、激光脱敏、常用的脱敏药物包括氟化物、氯化锶、氨硝酸银和碘化银等。长期不愈的重症患者,必要时采取有创性的治疗如根管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