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者缺失一颗前牙,其它牙有散在间隙,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仅修复缺失牙B.修复缺失牙并用光敏修复间隙
C.作烤瓷冠D.拔除有间隙的牙
E.先正畸关闭间隙后再修复
2.男性患者,35岁。左下6(牙合)面隐裂累及牙髓,已完成根管治疗,牙冠短小,咬
合紧,宜用哪种修复体:
A.高嵌体B.邻(牙合)嵌体
C.3/4冠D.铸造全冠
E.锤造全冠
3.患者女,13岁,11冠折近1/2,叩(-),无松动,无变色。X线示已行完善根充,根尖孔已闭合。最宜的治疗方案是:
A.直接树脂恢复前牙外形及美观B.置金属桩后恢复前牙外形及美观
C.置纤维桩后恢复前牙外形及美观D.置纤维桩后冠修复
E.树脂充填后贴面修复
4.一患者,右上中切牙金属烤瓷冠修复后,检查:金属烤瓷冠颜色形态良好,不松动,颈部边缘探诊可以探入冠内,邻接点牙线可以勉强通过,正中(牙合)时右下1咬在金属烤瓷冠的瓷面上,你认为此冠:
A.合格修复体B.边缘不密合
C.邻接过紧D.邻接过松
E.金瓷结合区设计不当
5.金属全冠戴用2天后,咀嚼时修复牙出现咬合痛,检查有明显疼痛,其原因为:
A.牙髓炎B.牙周炎
C.咬合时有早接触点D.根尖炎
E.接触点过松
6.男,32岁,3个月前外伤致上颌1|2缺失,要求固定义齿修复。查:缺失区牙槽骨及余留牙正常。该患者的固定义齿属于:
A.双端固定桥B.半固定桥
C.单端固定桥D.复合固定桥
E.特殊固定桥
7.患者右下1缺失,右下2稳固,左下1冠根比为1:0.5,根短,当设计双端固定桥时应当:
A.右下2最好设计冠内固位体B.右下2最好设计3/4冠
C.降低桥体咬合面D.增加左下2作基牙
E.桥体与左下1之间用活动连接体
8.上颌左12右12缺失,缺隙一侧的余留牙基本无可利用倒凹,设计就位道时应采用:
A.平均倒凹法B.由前向后斜向戴入的调节倒凹法
C.由后向前斜向戴入的调节倒凹法D.与(牙合)力方向一致的就位道
E.旋转戴入的调节倒凹法
9.患者因上颌876|45缺失,拟采用下颌铸造支架可摘义齿修复,若设计舌杆,则下前牙舌侧龈缘至口底的距离要大于:
A.3mm B.4mm
C.5mm D.6mm
E.8mm
10.某患者,下颌765|56缺失,基牙条件良好,防止义齿前后翘动最有利的措施是:
A.扩大基托面积B.设计舌支托
C.设计间接固位体D.减少牙尖斜度
E.设计平衡卡环
答案与解析:
1.【答案】E。解析:题干中给出“散在间隙”题眼,故此患者需要先用正畸关闭间隙再修复。B项牙齿光敏修复主要适用于前牙牙齿缺损、牙齿变色、轻度四环素牙、轻度氟斑牙、牙釉质发育不全、牙齿间隙过大、畸形牙、小牙等。光敏贴面一般可以保持2年以上,但是容易出现脱落、变色、牙龈出现过敏症状等不良反应。ABC项可以但不是最佳选项。
2.【答案】D。解析:(牙合)面隐裂累及牙髓,已完成根管治疗,患牙抗力不足,故AB不选。牙冠短小,咬合紧,对修复体要求有一定的固位力,故C不选。锤造全冠是应用合金片经冲压而成的壳状全冠修复体。锤造全冠在固位力、自身强度、恢复外形、咬合、恢复邻接关系等方面都比较差,不如铸造全冠。故E不选。铸造全冠的抗力和固位均满足要求,故选D。
3.【答案】C。解析:患者年龄较小,前牙冠折近1/2,牙体缺损较多,需要进行桩核冠的设计,但因其颌骨还会随着生长发育而发生变化,故不进行永久性的修复。因此先进行纤维桩的设计在进行充填方法即可。D错。故选C。A直接树脂充填相对来说固位形和抗力形不够。B对前牙相对美观性下降。E贴面属于永久性修复。故不选。因此选C。
4.【答案】B。解析:咬合时可以咬在瓷面上,不能咬在金属和瓷衔接处。颈部边缘探诊可以探入冠内,提示边缘不密合。邻接点牙线可以勉强通过,说明邻接关系正常。
5.【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是短期的咬合疼痛,考虑粘固时修复体未就位或咬合时有早接触点都会造成咬合痛。牙髓炎、牙周炎、根尖炎都会出现自发性疼痛。接触点过松导致食物嵌塞。
6.【答案】D。解析:上颌1|2缺失,为间隔缺失。行固定义齿修复时,上颌|1需要做前后缺隙的共同基牙,常选择复合固定桥。因此本题答案为选项D。
7.【答案】D。解析:左下1冠根比很小,支持力不够,应在左下1的这一侧增加左下2做基牙。最好都设计成全冠固位体。
8.【答案】C。解析:调节倒凹(调凹式):调凹就是使缺隙两侧基牙的倒凹适当地集中在一端基牙,义齿斜向就位。此种就位道适用于基牙牙冠短,基牙长轴彼此平行者。义齿斜向就位,可以防止吃黏性食物时从(牙合)向脱位。若唇侧组织倒凹不大,不影响义齿就位。模型的倾斜取决于基牙及余留牙倒凹区的大小,一般是将模型向前倾斜,使倒凹集中
在基牙的近中侧,固位较好,义齿侧由后向前倾斜就位。
9.【答案】E。解析:舌杆位于下颌舌侧龈缘与舌系带或黏膜皱壁之间,上缘距牙龈3~4mm,舌杆宽4mm,故下前牙舌侧龈缘到口底至少有7mm的距离。因此本题答案为选项E。小于7mm设计成舌板。
10.【答案】C。解析:间接固位体的作用是起辅助固位作用,可防止义齿翘动。设计平衡卡环、设计舌支托、扩大基托面积也可以增加义齿的稳定性。但是最好的选择是设计间接固位体。故选C。减少牙尖斜度减小侧向力,可以减小摆动,与翘动无关。因此本题答案为选项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