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9年护士资格考试结束已经过去有一段时间了,各位考生觉得自己考得怎么样呢?2019已经过去,2020即将到来,那么今天中公医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病因与发病机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病因与发病机制
1.感染性疾病:较多见,包括革兰阴性菌或阳性菌引起的感染及脓毒症和菌血症;病毒感染;立克次体感染;其他感染,如系统性真菌感染、钩端螺旋体病和脑型疟疾等。
2.恶性肿瘤:常见的有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前列腺癌、胰腺癌、肝癌、绒毛膜上皮癌、肾癌、肺癌及脑肿瘤等。
3.手术及创伤:如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毒蛇咬伤,富含组织因子的器官手术及创伤,如脑、前列腺、胰腺、子宫及胎盘等。
4.产科意外:常见于羊水栓塞、胎盘早剥、感染性流产等。
5.医源性因素:手术治疗及相关创伤性检查、药物应用、化疗与放疗等。
6.其他:包括全身各系统多种疾病,如肺心病、急性胰腺炎、异型输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系统性红斑狼疮、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以上就是中公医考网小编搜集整理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的内容,关注“中公医考网”,了解护士资格考试即时动态。
【拓展阅读】
微信好友
朋友圈